Kaiyun(中国)官方网址_唯一网站入口

全球SAF市场前景广阔!国内20余家可持续航空燃料企业产能梳理-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网址

新闻资讯

全球SAF市场前景广阔!国内20余家可持续航空燃料企业产能梳理

  与传统航煤相比,SAF可实现全生命周期内减少50%~90%二氧化碳排放,是2050年以前实现国际航空业净零排放的主要技术路线。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25年和2030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00万吨和2000万吨;到2050年,SAF将承担航空业65%以上的减排贡献,需求量高达35,800万吨。

  图表1:2025-2050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需求量预测(万吨)

  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具有较强的政策驱动属性,政策导向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SAF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即受国际航空公约保护的全球性航空业降碳政策CORSIA,现阶段共有126个成员国参与。CORSIA的正式参与范围将于2027年从欧盟及其成员国辐射全球。

  2024-2026年,该政策先于126个成员国内部实行,成员国内部航线及成员国之间的国际航线年,非成员国与成员国之间的往返航线,也需要征收对应的碳税+罚款;SAF掺混政策最后并非是某些国家发起的地域性政策,而是最终形成多国共同发起和响应的全球性趋势。

  图表2:2023-2027年“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政策及趋势

  中国民航局从2010年开始加大对SAF研发应用的重视程度,将SAF作为行业脱碳重要战略储备。

  2021年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航空业纳入碳市场重点碳排放行业名单,大力推进SAF等替代燃料发展。

  2022年1月,中国《“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SAF消费量达到5万吨、2025年当年达到2万吨。相较于我国约3000万吨/年的航油消费量,该目标略显保守,但发展SAF的方向已明确,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联合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实现使用SAF的国产民用飞机示范应用。

  2024年9月,中国发改委和中国民航局正式启动了SAF应用试点,9月19日起,国航、东航、南航分别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将正式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

  随着政策推动和技术进步和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的推动,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需求量将达到300万吨/年;

  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达到8,600万吨/年,这意味着20年内接近30倍的增长,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图表4:2030-2050年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需求规模预测(万吨/年)

  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整体处于初期阶段,围绕其生产、销售、使用,以及监管等环节的运营模式,基本与kaiyun手机网 开云登录网址传统航油一致。

  相较传统航油,可持续航空燃料原料的可选性更大,因此生产商和原材料供应方也更加多元化。

  根据韦伯咨询的不完全统计和追踪,国内主要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重点企业布局及项目情况如下:

  作为国内SAF生产的先驱,2024年6月完成商用飞机首次加注SAF飞行任务,9月参与我国SAF应用试点保供。

  早在2014年取得我国首张生物航空煤油适航证书,2020年10万吨/年生物航煤大型工业化装置改造项目投用,截至2025年1月底,生物航煤累计销售量5192.321吨,2024年销售量达3001.841吨。

  其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SAF项目正推进扩建,2025年底建成后将形成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80万吨/年SAF生产能力,届时将成为国内产能规模最大且唯一具有商业化运行能力的企业。

  其自主研发的SAF工艺技术以餐厨废弃油脂为原料,减排二氧化碳效率高出传统石化基航空煤油80%以上,生产成本低于同行业30%。

  已具备5万吨/年生物航煤组分的生产能力,产品主要由中航油集中采购,经调和后使用。

  2024年11月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相关批准书,允许其产品进行市场销售。此外,公司规划新建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生物轻油、生物航煤、低凝生物柴油等产品约20万吨。

  2024年11月宣布利用废弃油脂通过油脂加氢(HEFA)技术产出SAF产品,现有年产能2万吨。公司正加快推进年产30万吨可再生能源加氢一体化项目建设,预计2025年8月建成投产。

  计划采用HEFA技术建设产能30万吨的SAF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

  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SAF生产基地,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SAF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项目投产后将显著提升国内SAF的产能规模。

  依托其在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等核心技术上的积累,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以林业废弃物、农业残余物为原料的SAF生产工艺。

  虽然暂未公开具体产能数据,但凭借其在安徽、内蒙古等地的生物质能源基地,以及与航空企业的战略对接,已完成中试生产线建设,具备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完整链条。

  随着其万吨级SAF示范项目推进,未来产能释放潜力巨大,或将成为国内SAF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参与者。

  采用HEFA技术,在辽宁省盘锦市布局的项目已在2024年9月公告投产,年产能10万吨。

  公司依托自身在环保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拓展SAF业务,未来计划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建,为航空业提供更多的可持续航空燃料。

  长三角地区较具影响力的废弃油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现有生物柴油产能30万吨。

  积极布局SAF领域,投资了50万吨/年的SAF产线,产线投产后有望成为SAF龙头企业。目前已公告产出合格SAF产品,现有一定SAF产能。

  2024年3月签约,总投资约120亿元,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和10万吨绿色航煤。

  一期主要建设30万吨/年原料预处理等装置,配套制氢和硫磺回收装置,总投资16.77亿元。

  2024年6月签约,中能建氢能与当地政府及赛鼎工程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该项目。

  2024年8月消息,采用霍尼韦尔uop efining tm工艺技术打造该项目。

  2024年8月备案,总投资18亿元,包括25万吨绿色甲醇及2万吨绿色航空煤油一体化项目。

  2024年11月获批,总投资46.41亿,制氢能力强,可实现年产SAF9.2万吨。

  总投资额20亿元,整体投产后废弃动植物油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产值约100亿元,一期项目2025年一季度即将投产,年加工产能20万吨。

Copyright © 2024 开云航天工业集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3006092号 网站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