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网址_唯一网站入口

三十年来那些消失的中国民航飞机-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网址

新闻资讯

三十年来那些消失的中国民航飞机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民用航空大国,拥有超过4000架民航飞机(2024年数据),并且平均机龄不大,多为世界主流先进机型,整个民航产业朝气蓬勃。

  而就在三十年前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尚不是这般模样。民航还是绝对的高级货,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国人根本就没坐过飞机。即便民航的飞机,也还运行着不少奇奇怪怪的万国造机型,在今天看来根本就不适合作为民航。本文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曾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服役于当年规模并不大的中国民航业而今天已经彻底退役的少见机型,。挂一漏万,权做怀念……

  大名鼎鼎的美国C-130大力神运输机上世纪也曾在中国被改造为民航客机使用(称作L-100型),服务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该机最大座位数92个,由如今受到我们严格制裁的美国洛马公司制造。

  上图这架采用独特的三发构造的客机便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曾服役于东航的美国麦道公司的MD-11客机。该机型最大载客量340人,可巡航10000公里以上。原本被麦道公司寄予厚望。但由于故障频繁(中国东航的MD-11也曾发生两次重大事故),因此销售并不理想,在中国于2003年退役。

  MD-90飞机最大座位数165个,它对于中国而言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首架在中国完成几乎百分百整机制造的大型飞机,可惜仅仅生产了两架,便由于波音合并麦道,该机型不再受重视而项目下马。

  这两架国产的MD-90飞机服役于当时的中国北方航空公司(后与南航合并)。

  没错!这就是著名的波音747大飞机的机身缩短版本——747SP型飞机!747SP在747-100基础上缩短14.7米,机身中部重新设计。其最大载客数276人(而波音747标准型载客数400人以上)。

  1978年12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与波音公司签署协议,订购3架装备普惠JT9D-7J发动机的波音747SP-J6。加上1983年购买的1架,中国一共购置了4架该型号飞机,全部服役于国航。

  伊尔-18是前苏联伊柳辛设计局设计的四发涡轮螺桨短程客机。乘员5人,标准型有110个座位。该机型于1959年便已经投入民航使用,总生产量近千架。我国也曾大力引进,并作为毛主席周总理的座机,留下了不少故事。但到上世纪90年代末时已经是落后于时代的机型了,而被淘汰。

  对了,如今全世界唯一一架还在运营的伊尔-18属于朝鲜的高丽航空公司(下图)。

  雅克-42是前苏联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在上世纪70年代,根据雅克-40的经验研制的三发中短程运输机,最大载客量120人,曾于上世纪服役于中国通用航空公司。

  与今天世界民航主流只有AB两家不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民航飞机市场尚未被如此垄断,还是有一些中等实力的公司参与的。比如上图中这架飞机就是AB两家之外的产品,来自荷兰福克飞机制造公司(已于1996年破产)的福克100型客机。

  虽然福克公司早已破产,但福克100却是一款比较成功的客机。它是双发涡扇式中型窄体支线飞机发展而来,但具有更长的机身,更大的翼展,更先进的驾驶舱和更高效的发动机。总生产数量近300架。

  在中国大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是荷兰福克100飞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唯一用户,从1992年到1999年共有10架福克100飞机投入运营,这是中国民航首次引进荷兰福克飞机。 而在台湾省,也有华信航空公司运营过6架福克100飞机和7架福克50飞机。

  这又是一款少见的中国民航机型。是由英国宇航飞机公司设计制造的BAe146型四发客机,载客量80-110人。在上世纪90年代曾服役于中国国航、西北航空公司等。

  萨伯-340型客机是由瑞典萨伯-斯堪尼亚航空公司研制的小型短途客机,最大航程900公里,载客数36人,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服役于南航。

  以上这些仅是笔者所知的几种已在新世纪退出中国民航市场的机型,资料有限,肯定是挂一漏万,欢迎大家补充其它消失的机型!

  最后献上几张90年代的空姐照片,不知道是不是当年曾经有幸飞上蓝天的那些读者心中的印象呢?

  还有“小刀”“三叉戟”“子爵”“TU154IL96”肖特360“”707“等

  那时候杭州到上海有航班,村里有一家企业办的很好,老板奖励员工坐一次飞机,但是很多人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坐过飞机,一听到这个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消息,村子里都沸腾了。后来那波人回来说,不过瘾啊,一会儿就到上海了[呲牙][呲牙][呲牙]

  于故纸堆中寻找光明,向迷茫未来留存正义 --编外捕头,专说六扇门内密事

Copyright © 2024 开云航天工业集团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3006092号 网站地图 |HTML地图